体检报告差点“裸奔”,央视提醒:App小程序在偷你的信息
App和小程序已成为人们日常中必不可少的工具。然而,APP、小程序侵犯个人隐私的问题也日益凸显,给用户的信息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。
近期,央视曝光了App和小程序存在过度收集个人信息等隐私问题。
据悉,今年6月,北京市相关部门开展专项整治,197款应用查出388个隐私问题,如未告知用户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范围、超范围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等。其中,部分App在用户未授权时默认收集设备ID、应用列表、存储文件等数据,如某酒店小程序未经同意将用户位置同步给第三方地图。
存在问题的App和小程序类型涉及在线教育、扫码停车、点餐、理发、洗衣、电影预约、网上加油等多个领域。
其中的典型案例,一个是某医院体检预约小程序存在漏洞,致13万份体检报告险泄露。
该应用程序存储了大量患者隐私信息,但其保护技术不足,由于本身存在漏洞,13万份患者的检查报告和两癌筛查报告可被技术手段获取,患者姓名、年龄、联系方式、疾病等隐私信息一览无余。
另一个是某第三方智慧订餐系统平台存在技术漏洞,师生姓名、照片、身份证号等信息可被非法获取。该平台服务范围涵盖全国1369所学校。
如何防范App小程序成“隐私刺客”?记住这五点:
及时注销和删除:不再使用的应用程序,及时注销账户并删除个人资料。
定期检查权限:检查App权限设置,关闭非必要授权。
拒绝频繁索权应用:对频繁索要权限的应用,坚决拒绝安装。
关注违规名单:关注相关部门发布的违规App名单,避免下载使用。
积极举报:发现违规收集个人信息行为,通过12345热线等渠道积极举报。
监管部门方面,应开展专项整治,发现问题当督促整改,同时对违法处理个人信息的应用程序,依法责令暂停或终止服务,处以罚款等处罚。
编辑:cc
版权声明:如无特殊标注,文章均为本站原创,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。
评论